郑怀林ldquo岐黄rdquo

白癜风最好用什么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929171.html
““岐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活态医药文明。其医史悠久,博大精深,济世活人,惠溥天下。下面就笔者多年来用医药卫生人类学研究“岐黄”文化的有关情况,述其梗概,仅供参考。”“岐黄”文化的医史人类学语义诠释

“岐黄”作为一个由岐伯和黄帝两人的名字组合而成的新名词,既有其自身的信息元本义和知识体词义,又有其语意学意义。“岐黄”二字中的“歧”字通“岐”,或是“岐”的一种书体,原指以“岐山”、“岐水”为其姓的“岐伯”。对于“黄”字大概不会有异议。

1.“岐黄”为中华医祖

“医之始,本岐黄”(《医学三字经》)。故“医家以岐黄为祖”(《医灯续焰》)。相传生活在炎帝与黄帝二帝之际的岐伯,传承了远古的医药文化,为中华医药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被人们尊为医家之祖。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岐伯又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医学“天师”,故历来往往把岐伯与黄帝奉为中医之祖,并不断注入新的含义。

2.“岐黄”几成《黄帝内经》的代名词

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然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以岐伯医论为主,故而后世即以“岐黄”代称《黄帝内经》。

3.“岐黄之学”即“中医学”的代称

相传黄帝常与岐伯等臣子在“明堂”谭论医道,广泛深入地探讨医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岐伯所述。故后世人出于对岐伯的尊崇,遂将岐伯置于黄之前,称“岐黄之学”为中医学。

4.“岐黄之术”,即中医学术或中医术

宋·窦材《扁鹊心书·序》、明·周慎斋《慎斋医案遗书》皆有“岐黄正派”之说。[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方论》和清·雷丰的《时病论》中都有关于“岐黄术”的论述。

5.“岐黄之道”即中医之道

中国传统医道的基本思想,概可导源于岐黄时代。明·赵献可《医贯》有“岐黄之道”的论述。由于岐黄医论深受“道”的思想影响,于是有人认为“岐黄”具有“道医”的某些特色,但决不等同于“道教医学”。但确切地说“岐黄”所代表的是一种“医道”,而不仅仅是“道医”。

6.“岐黄家”指从医的中医大夫、中医学家

明·吴尚默《丹溪手镜·序》和清·何梦瑶《医碥·自序》中对于当时的医生皆有“岐黄家”的称谓。

7.“岐黄书”也泛指中医书籍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饶兆熊序》说:“程君钟龄,……间取岐黄书,……不从门面语掩饰时人之耳目。”

8.“岐黄业”指中医行业

清·汪昂《医方集解·凡例》有“业岐黄”,清·钱谦益《送张老还溧阳》有“攻岐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紫花和尚》有“精岐黄”,都用“岐黄”来盖称中医学业和中医事业。

9.明清早期传入中国的西医,甚至也有人用“岐黄”来称谓

由于“岐黄”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所以当西医最早传进来的时候,甚至也曾用“岐黄”二字来称谓。

由此可见,“岐黄”一词[1]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医药文明韵意,展示着“生命之树长青”的永恒风彩。

推荐阅读王岱舆“以人应天”、“以神养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孔群副局长在宝鸡岐伯医学论坛的致辞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简介

郑怀林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博士

曾在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中医研究和临床工作40余年

幼承庭训,跟师临症,私淑医派,钻研经典,后在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深造,得诸名师亲传。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代表传承人之一。擅长运用中医人类学全息诊疗技术治疗中医内、外、妇、儿诸科疾病、中医疑难杂症,尤对因生活方式引起的焦虑、失眠健忘、烦躁、抑郁、三高症、呼吸系统疾病及学生考试前紧张综合症等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jkk.com/wadwh/90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