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JS考研医学微生物学大纲

本文参考年江苏大学公布的医学院理学学位微生物学/免疫学初试业务课大纲制作,但由于今年修改了初试业务课,本文对于考研初试已无用处,仅可作为《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严杰主编

参考教材二: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五年制,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

参考教材三: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学(五年制,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第六章化脓性细菌

1.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奈氏菌属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属

(一)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直径平均1μm,G+菌,无鞭毛,无芽孢;

(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中等大小S型菌落,并因种不同出现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金萄菌溶血毒素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

(三)生化反应:触酶(+),致病菌株分解甘露糖。

(四)抗原结构:葡萄球菌A蛋白(SPA)、多糖抗原(磷壁酸中的成分)、荚膜抗原

①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蛋白质,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

功能:具有抗吞噬作用可进行协同凝集反应(coagglutination),以及免疫荧光、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技术中用来替代第二抗体,促进细胞分裂,与噬菌体吸附呈负相关,激活补体途径。

②荚膜:有利于黏附和抗吞噬。

③多糖抗原(磷壁酸抗原):黏附。

(一)凝固酶(coagulase):是指于体外能使含有抗凝剂(枸橼酸钠或肝素)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指标。(但也有例外)

结合凝固酶:结合于菌体表面,其作用是在菌体表面形成纤维蛋白原受体,当细菌混悬于人或兔血浆中时,纤维蛋白原与其受体两者交联而使细菌凝聚。

凝固酶耐热,℃,30min,或高压灭菌仍保持部分活性。易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功能:阻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及杀灭作用;纤维蛋白还可沉积在病灶周围,阻止药物及机体内杀菌物质与细菌接触,利于其繁殖。纤维蛋白的大量形成能限制细菌扩散,并易使局部毛细血管栓塞,导致组织坏死,故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感染多为局限性。

决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时的感染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

(二)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

性质:属外毒素,血平板菌落周围产生β溶血环

分型:分α、β、γ、δ、ε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有α溶血素,对白细胞、血小板和多种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并能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

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用与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和治疗。

溶血机制:α溶血素对红细胞的作用机制是毒素分子插入细胞膜疏水区,破坏膜完整性,造成细胞溶解,血红蛋白外逸。虽非葡萄球菌感染中唯一的毒力因子,但是当感染灶形成后是造成组织病变的重要致病物质。

(三)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PV):

选择性地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使细胞破坏并在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本菌侵袭力方面有一定意义。

(四)肠毒素(enterotoxin):

部分金葡菌产生,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属外毒素,有多种血清型,但以A、D型引起的食物中毒多见。是热稳定的单纯蛋白,℃30min仍有活性,且不受胰蛋白酶的影响,食入后引起急性胃肠炎。作用机制不明,有超抗原特性,作用部位在中枢神经。

(五)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exfoliatin):又称表皮溶解毒素(epidemolytictoxin)

性质:蛋白质,有抗原性,可被脱毒称为类毒素。

类别:A型噬菌体编码耐热,B型质粒编码不耐热。

作用:引起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

(六)毒性休克综合征-1(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SST-1):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诱发休克的机制:抑制内毒素的脱毒或直接损伤肝枯否氏细胞,使内毒素在体内蓄积;刺激枯否氏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干扰心血管系统及血液动力学;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继而引起心血管功能损伤而导致休克-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七)其它

①耐热核酸酶(heat-stablenuclease):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其特点是耐热,经℃15分钟或60℃2小时不被破坏;能较强的降解DNA或RNA。临床上已将耐热核酸酶作为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②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又称为扩散因子(spreadingfactor),溶解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利于细菌的扩散。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此酶。

③脂酶(lipase):作用为分解血浆和机体各部位表面的脂肪和油类,细菌藉以获得必需营养从而可定居于分泌脂质的部位,故脂酶的产生对细菌入侵皮肤和皮下组织是很重要的。

(一)化脓性感染:

①局部性感染:伤口感染、疖、痈、毛囊炎

②全身性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③内脏器官感染:呼吸道感染、脓胸、心内膜炎

④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后引起的局部炎症

⑤尿路感染

(二)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链球菌属

(一)营养要求高(血液、血清、葡萄糖);

(二)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三)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mm的细小菌落;

(四)不同菌株溶血性不一

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1~2mm宽草绿色不完全溶血环(α溶血),为条件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也是本种溶血)。

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2~3mm宽透明的完全溶血环(β溶血),致病力最强。

③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

A群链球菌(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是人类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细菌,有较强侵袭力。

(一)菌体成分

①脂磷壁酸(lipoteichoicacid,LTA):粘附于多种细胞表面

②F蛋白(proteinF):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增强抗吞噬能力

③M蛋白(proteinM):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作用,帮助链球菌黏附于上皮细胞进行繁殖。其产生的抗体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力。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hyaluronidase):可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于组织间扩散

②链激酶(streptokinase):能使血液中的溶纤维蛋白酶原转化成溶纤维蛋白酶,故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细菌扩散

③链道酶(streptodornase):又称链球菌DNA酶,能分解脓汁中粘稠的DNA,使脓汁稀薄,促进细菌扩散

④胶原酶(collagenase)

(三)毒素

①链球菌溶血素:

链球菌溶血素O(SLO):A族产生,含-SH的蛋白质毒素,对氧敏感,(-SH易被氧化成-S-S-,失去溶血作用);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链球菌溶血素S(SLS):是小分子的糖肽,含-S-S-,对氧不敏感(血平板上菌落周围的溶血环由其溶血形成);无抗原性。

(四)其他:

致热外毒素:由A族产生,不耐热,抗原性强,又称红斑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有致热、致死作用,是引起猩红热症状的主要毒素。

(一)化脓性疾病:丹毒、脓皮病、淋巴组织炎、蜂窝组织炎、痈等;

病灶有扩散倾向,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色,也可引起其它部位的感染。

(二)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三)超敏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

肺炎链球菌

G+双球菌,有毒株在机体内形成较厚的荚膜,人工培养后消失,具有荚膜多糖抗原,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的菌落与甲链的相似

生化反应:菊糖发酵/胆汁溶菌/Optochin敏感试验

主要是脂磷壁酸、荚膜,

①脂磷壁酸:黏附作用

②荚膜:抗吞噬作用,失去荚膜后,肺炎链球菌的将从S型变为R型细菌,毒力减弱或消失。

另外,本菌产生的溶血素、神经氨酸酶也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寄生在上呼吸道的肺炎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肺炎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病等。

——————————————

脑膜炎奈瑟菌

G-双球菌,肾形或豆形,似一堆咖啡豆,无鞭毛、芽胞,有菌毛,少数可见荚膜,常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

营养要求极高,需要X、V因子,因而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专性需氧,初次分离时须供给5%~10%的CO2才能良好生长;培养后形成较大的无色透明露滴状的菌落

主要是内毒素

①荚膜:抗吞噬作用,能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②菌毛:黏附黏膜上皮,利于侵入。

③脂寡糖抗原(LOS):内毒素、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引起坏死、出血,导致皮肤瘀斑和微循环障碍。

④IgA1蛋白酶:破坏IgA1,帮助细菌黏附于细胞黏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分为三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①休克型:起病急骤,发展快,24h内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瘀点迅速扩展融合成大片状,易发生DIC。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脑脊液仅细胞数轻度增多。

②脑膜炎型:起病急,高热、皮肤瘀点。主要特征是脑实质损害和颅内高压。

③混合型:以上两型先后或同时出现,病情更凶险,病死率极高

——————————————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脑膜炎球菌很相似,有菌毛,无芽胞,无鞭毛,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

培养时营养要求高,也需要巧克力色血平板,抵抗力弱,初次分离也需要5%~10%CO2。

表层抗原包括:菌毛蛋白抗原、脂寡糖抗原、外膜蛋白抗原

①菌毛:黏附作用;抗吞噬作用

②外膜蛋白:黏附、抑制抗体、破坏细胞膜

③IgA1蛋白酶:酶解IgA1抗体,破坏局部免疫

引起泌尿道和生殖系统炎症,如成人淋病、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脓漏眼)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染病,人对淋球菌无自然抵抗力,普遍易感,是唯一宿主。淋球菌主要经性接触传播,男性引起尿道炎,女性则引起阴道炎、外阴炎、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盆腔腹膜炎。

2.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及实验机理;

抗“O”试验(ASO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链球菌溶血素O(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掉的抗体可与乳胶试剂反应,

产生清晰凝集,为阳性。无凝集,则为阴性。

90%左右的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风湿热病人,与感染2~3周至痊愈后数月至一年内,血清中可检出ASO。

风湿热病人血清中ASO水平较高,效价可达1:。活动性风湿热病人血清中的ASO水平更高,一般效价在1:以上,对风湿热及其活动性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

3.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别诊断依据。

(1)Optochin敏感试验:Optochin(乙基氢化羟基奎宁)能干扰肺炎链球菌叶酸合成,抑制该菌的生长,故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而其它链球菌对其耐药。

挑取待检菌密集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贴放Optochin纸片,35℃孵育18~24h,观察抑菌环。

抑菌圈直径≥14mm为敏感,肺炎链球菌(+)。抑菌圈直径<14mm时,参照胆汁溶菌试验,判断是肺炎链球菌还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胆汁溶菌试验:胆汁或胆盐能活化肺炎链球菌的自溶酶,促进细菌细胞膜破损或菌体裂解而自溶。

平板法,在血琼脂平板上选择出待检的呈草绿色溶血的菌落,观察记录菌落特点,然后于菌落上滴1滴g/L去氧胆酸钠溶液,35℃孵育15~30min观察结果。

菌落消失为阳性,菌落不消失为阴性。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

(3)菊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的细菌分别接种到菊糖培养基中,置35℃,5%CO2条件下,孵育18~24h观察结果。

能分解糖(醇、苷)产酸的细菌,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如酚红变为黄色),不分解糖则无变化。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

(4)小白鼠毒力试验: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十分敏感,少量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使小白鼠感染致死。

将平板上的肺炎链球菌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取0.1ml注射于小白鼠腹腔,饲养1~2d,观察小白鼠情况。

若小白鼠在1~2d内死亡为阳性,解剖腹膜印片、革兰染色法镜检可见革兰阳性、有荚膜的双球菌。

(5)荚膜肿胀试验:当特异性血清和相应的荚膜细菌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时,可使细菌的荚膜显著增大,细菌的周围有一宽阔的环状带。

取洁净玻片一张,载玻片两侧各加肺炎链球菌菌液1~2接种环;载玻片左侧加抗肺炎链球菌血清,右侧加正常兔血清,各为1~2接种环,混匀;约1min后,载玻片两侧各加1接种环1%亚甲蓝水溶液,混匀,分别加盖玻片,放湿盒于室温下放置5~10min后镜检。

实验组,在蓝色菌体周围可见界限清晰、较宽阔的无色环状带即为肿胀的荚膜,而在对照侧看不到此现象,为阳性。两侧均看不到肿胀的荚膜为阴性。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

第七章呼吸道感染细菌

1.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染色方法及染色步骤、OT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一)生物学特性

①形态染色:

细长、略弯曲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稍短。排列成团、成堆

抗酸染色阳性,治疗后菌体呈非抗酸性G+颗粒,称much颗粒(L型变异)

金胺“O”染色菌体:呈黄色荧光

②培养特性

最适温度35~37℃,最适pH6.4~6.8。专性需氧,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膜,有毒株呈索状生长

营养要求高,专性需氧,专嗜甘油为碳源,常用罗琴培养基(鸡蛋、甘油、枸橼酸钠、天门冬酸、马铃薯粉、孔雀绿、钾镁离子),繁殖慢,增殖一代需要18小时,在固体培养基上2~5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为菜花样,凸起、不透明、粗糙,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为光滑型。

③生化反应:

烟酸试验(+),硝酸盐还原(+),中性红(+),烟酰胺酶试验(+),脲酶试验(+),牛型分枝杆菌均为阴性。糖类发酵(-),热触酶(-),Tween水解(-);

热触酶(-)热磷酸酶(-),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定试验,后者阳性

④抵抗力:强

温度:菌悬液80℃5min、痰标本煮沸5min完全杀死细菌

光线:对紫外线敏感

干燥:对干燥或干热抵抗力强,干燥痰中可存活数周

化学因素:75%乙醇5min,石炭酸、来苏儿、甲醛敏感

⑤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毒力变异→卡介苗(BCG):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沿用至今。

——————————————

(二)染色方法及染色步骤。

抗酸染色:分枝杆菌细胞壁含脂质较多,其中主要成分为分枝菌酸,此物具有抗酸性,染色时与石炭酸复红结合牢固,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作用,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复红的颜色,达到染色目的。

初染→脱色→复染

①初染:将涂片用夹子夹住,滴加石碳酸复红,并在玻片下方用酒精灯弱火加热至出现蒸汽(勿煮干或煮沸),随时补充染料以防干涸,持续5分钟,水洗。

②脱色: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无红色染液脱下,水洗。

③复染:用美兰染1分钟,水洗,吸干,在油镜下观察。

淡蓝的背景下可见染成红色的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趋向,此即为抗酸阳性杆菌,其他细菌或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各实验室的标准报告:-,±,+,++,+++,++++。

——————————————

(三)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①方法

目前使用的结核菌素是纯蛋白衍生物(PPD),包括由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分别取2种PPD5个单位注射于两侧前臂皮内,48-72h后观察

②结果分析

48-72h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硬结,硬结>5mm为阳性,硬结>15mm为强阳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若PPD-C侧皮肤红肿>BCG-PPD侧,为感染;反之可能为接种卡介苗

阳性反应表明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未必是结核病(接种卡介苗者也呈阳性),可能是潜伏感染状态。

强阳性反应说明可能有活动性感染,特别是未接种卡介苗者

阴性反应说明未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未接种过卡介苗),但应考虑感染初期、严重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的假阴性。

2.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外毒素致病机理。

①形态与染色:G+,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有异染颗粒,常排列呈V、L形

②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BAP:有狭窄溶血环。亚蹄酸钾血琼脂平板:分3型,黑色菌落。吕氏血清斜面:灰白色、不透明、有光泽的S型菌落,异染颗粒明显。

③生化反应:氧化酶+、葡萄糖+、麦芽糖+、硝酸盐还原+

④分型:亚蹄酸钾血琼脂平板划分菌落形态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据K抗原划分血清型:重型:13个血清型/中间型:4个血清型/轻型:40个血清型

⑤抵抗力:对湿热抵抗力弱,抗寒冷和干燥,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

白喉外毒素:β棒状杆菌噬菌体带有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在溶原阶段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即可产生。

包括A亚单位和B亚单位: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A亚单位上有1个催化区。

①作用靶点:心肌和神经细胞,A亚单位可使细胞延伸因子-2(EF-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②作用特点:毒性作用大,1分子能杀一个细胞;多种细胞,特别心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受体;肿瘤细胞对此毒素特别敏感,用于靶向治疗

第八章肠道感染细菌

1.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点;

(1)形态与结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数有鞭毛,大多有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无芽胞。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常用肠道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

(3)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活泼,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生化反应与致病性成反比。

(4)Ag构造:菌体(O)Ag、鞭毛(H)Ag、表面(K、Vi)Ag、粘附因子(F)Ag

①菌体抗原(O)Ag:为细胞壁的LPS最外侧的重复寡糖单位,决定O抗原的特异性。

②鞭毛抗原(H)Ag:蛋白质成分,不耐热,特异性强;可发生H-O变异。

③荚膜(K/Vi)抗原:如大肠杆菌的K抗原;多糖抗原Vi是K抗原的特殊形式,如伤寒杆菌,能阻抑O凝集

④肠道杆菌共同抗原:抗原决定簇位于LPS的核心多糖上,在细菌鉴定和分类中有一定的意义

⑤菌毛(F)抗原:是细菌表面的黏附结构,能阻断O凝集

(5)变异现象:S-R、H-O、Ag、耐药性、毒素产生、生化反应等

(6)传播方式:污染的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7)致病性:菌毛、表面Ag、内毒素、肠毒素等,以肠道症状为主

(8)抵抗力:不强,加热60℃经30分钟即死亡。

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种类、志贺菌属及沙门菌属细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致病物质

①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致病大肠杆菌须先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②肠毒素:外毒素只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

(1)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对热不稳定,65℃经30分钟即失活。为蛋白质,有免疫原性。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LT的免疫原性与霍乱弧菌肠毒素相似,两者的抗血清交叉中和作用。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A亚单位为毒性亚单位,A1毒性成分进入细胞与结合cAMP,细胞主动分泌Na+、K+、碳酸和水,导致严重呕吐和腹泻。

(2)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对热稳定,℃经20分钟仍不被破坏,免疫原性弱。ST可激活小肠上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GMP增加,在空肠部分改变液体的运转,使肠腔积液而引起腹泻。

ST与霍乱毒素无共同的抗原关系。

③其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二)所致疾病:

①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上行性尿道感染多见于已婚妇女。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②肠道感染:ETEC、EPEC、EIEC、EHEC、EAEC

——————————————

(一)致病物质

①侵袭力:志贺氏菌的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入上皮细胞内,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

②内毒素:各型痢疾杆菌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

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内毒素能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汤,出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

内毒素还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至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和氢挛,尤其直肠括约肌痉挛最为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频繁便意)等症状。

③外毒素:志贺氏菌还可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氏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小时被破坏。该毒素具有三种生物活性:

(1)神经毒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四肢麻痹、死亡;

(2)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猴肾细胞和HeLa细胞均有毒性;

(3)肠毒性,具有类似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毒素的活性,可以解释疾病早期出现的水样腹泻。

(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人类对志贺氏菌易感,10~个细菌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3天。

①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病急,常在腹痛、腹泻未出现,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②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时,易转为慢性,病程多在二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带菌者不能从事饮食业、炊事及保育工作。

③急性中毒型菌痢:以小儿多见,在消化道症状未出现前,内毒素从肠道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高热、休克、昏迷、呼吸衰竭。死亡率高。

——————————————

(一)致病物质

①侵袭力:沙门氏杆菌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穿过上皮细胞层到达上皮下组织。细菌虽被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并在其中继续生长繁殖。菌毛的粘附作用也是细菌侵袭力的一个因素。

②内毒素:引起发热、白细胞减少。大剂量时可发生中毒性休克

③肠毒素:有些沙门氏杆菌,如鼠伤寒杆菌可产生肠毒素,性质类似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肠毒素。

(二)所致疾病

①肠热症

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细菌在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中繁殖,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第1周,称前驱期。

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第2~3周,部分病例皮肤出现玫瑰疹。

部分菌可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出现超敏反应,第4周进入恢复期,患者逐渐康复。

典型伤寒的病程约3~4周。病愈后部分患者可自粪便或尿液继续排菌3周至3个月,称恢复期带菌者。约有3%的伤寒患者成为慢性带菌者。

副伤寒病与伤寒病症状相似,但一般较轻,病程较短,约1~3周即愈。

②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是最常见的沙门氏杆菌感染。多由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等引起。系因食入未煮熟的病畜病禽的肉类、蛋类而发病。潜伏期短,病程较短,一般2~4天内可完全恢复。

③败血症:常由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等引起。病菌进入肠道后,迅速侵入血流,导致组织器官感染,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肾盂肾炎、心内膜炎等。出现高热、寒战、厌食、贫血等。

3.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原则、肠热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肥达氏反应的结果分析;

1周,静脉血/全程可采骨髓液/2周起,粪便、尿液

肥达试验、间接血凝法、ELISA法等

肥达反应(Widaltest),是用伤寒杆菌O抗原和伤寒杆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待检血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含量多少及其增长情况,辅助临床诊断肠热症。

判定结果时必须考虑下述情况:O≥1:80感染急性期/H≥1:确定感染细菌;

①正常抗体水平: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抗体,其效价随各地区情况而不同。一般说来,O凝集价≥1:80、H凝集价≥1:时才有诊断价值。

②动态观察:判断肥达氏反应结果须结合临床症状、病期等。单次凝集效价增高,有时不能定论。如间隔数天重复采用,若效价随病程延长而逐渐上升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若H、O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感染伤寒、副伤寒的可能性大;

H与O效价均低,则患肠热症的可能性甚小;

若H效价高而O不高,可能系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如O效价高而H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4.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

霍乱弧菌肠毒素(choleraToxin,CT):CT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蛋白。

A亚单位包含A1和A2两部分,以二硫键相连。A1为毒素活性单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酶),使细胞内cAMP大量增加。A2连接A1和B亚单位。

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

其致病机理为:霍乱弧菌进入肠道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CT,其B亚单位结合细胞膜上GM1受体形成通道,A1进入细胞内激活cAMP酶,细胞内cAMP大量增加,分泌亢进导致严重呕吐和腹泻。

5.幽门螺杆菌的培养特性及主要致病物质。

(一)培养特征:

①微需氧:5%O2、10%CO2、85%N2

②最适生长温度:35~37℃

③高湿度环境:湿度大于98%

④营养要求高:特殊血平板生长

符合以上条件,培养72-96h甚至更久,方可见无色、较小、圆形、半透明的“露滴样”菌落

(二)致病物质

①鞭毛:特殊的螺旋状和端鞭毛有利于Hp穿透

②脲酶:具有高活性胞外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菌体周围胃酸,有助于细菌定植

③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胞毒素(VacA):前者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溃疡形成;后者可影响胃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吸引炎症细胞进而导致胃组织损伤

第九章厌氧性细菌

1.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致病物质:

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导致组织的溶解、坏死、产气、水肿、扩散蔓延、全身中毒症状密切相关:

α毒素:卵磷脂酶,破坏细胞膜,血管内皮损伤,组织坏死,促使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组织缺血。

β毒素:人类坏死性肠炎。

ε毒素:坏死和致死作用。

θ毒素:溶血和破坏白细胞,心肌毒性。

κ毒素:胶原酶,分解肌肉和皮下胶原组织,组织溶解。

μ毒素:透明质酸酶。

γ毒素:DNA酶。

(二)所致疾病

①气性坏疽:局部水肿、捻发感、剧烈疼痛、蔓延迅速、肌肉坏死。

②食物中毒: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多为肉类),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水样腹泻;可自愈

③其他:全身中毒症、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

——————————————

(一)致病性:本身不致病,产生的肉毒毒素致病

肉毒毒素毒性极强,对人致死量0.1~1.0μg,煮沸1min即可破坏,但能耐受80℃10min。可引起婴儿伤口感染中毒、食物中毒。

①致病机制:嗜神经性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处的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②临床表现:脑神经麻痹(头晕、头痛)、眼部症状(复视、眼睑下垂、斜视、瞳孔放大)、咽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二)所致疾病:

①食物中毒: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发生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末梢麻痹(松驰型)

②婴儿肉毒病: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肉毒杆菌侵入体内产生毒素,症状与肉毒食物中毒类似,便闭、吸乳、啼哭无力

2.破伤风梭菌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依赖该菌产生的外毒素。

①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作用不大

②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对人致死量1μg),作用强烈而迅速。为蛋白质,不耐热

致病机制:嗜神经性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处的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破伤风

发病条件:深而窄的伤口、异物存在、合并需氧菌感染

临床表现:脑神经麻痹(头晕、头痛)、眼部症状(复视、眼睑下垂、斜视、瞳孔放大)、咽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第十章动物源性细菌

1.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及猪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致病物质:

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为毒性很强的外毒素,是该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三种蛋白。

(二)所致疾病

引起人、蓄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包括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败血性炭疽,为烈性传染病,死亡率极高。炭疽病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发生肺炭疽按甲类处理。

①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90%以上炭疽病为皮肤炭疽。细菌侵入1天左右局部出现小疖,继而周围形成水疱、脓疱,最后出现皮肤坏死和黑色焦痂,故名炭疽。

②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患者首先出现呼吸道症状,继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③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胞污染的食物所致。患者出现连续性呕吐、肠麻痹及血便,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

(一)致病物质

①内毒素:布鲁菌的主要致病物质,除具有细菌内毒素共有的毒性和致病性外,内毒素与布鲁菌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抵抗其杀菌作用有关。

②荚膜与侵袭性酶:荚膜与透明质酸酶可使细菌通过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细菌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保护细菌抵抗感染过程中活性氧的损伤作用。

(二)所致疾病

①人类:主要是波浪热

感染后有1~6周的潜伏期。因其为胞内寄生菌,可反复形成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发热呈波浪型,临床上称为波浪热。感染易慢性化,慢性病变的表现如肝脾肿大

②家畜:几乎无任何症状,母畜可流产

——————————————

(一)致病物质

①侵袭因子:F1抗原、V/W抗原和一些外膜蛋白,侵袭力极强。

②内毒素:主要成分为LPS,可致机体发热、休克和DIC等

③鼠毒素:主要作用于血管系统引起炎症、坏死、充血等,也可因毒血症引起的肝肾心的损害甚至不可逆休克导致死亡。

(二)所致疾病

①腺鼠疫:淋巴结肿大

好发部位:腹股沟淋巴结、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多为单侧。

典型表现:淋巴结明显触痛而坚硬,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显著水肿,可有充血和出血。

②肺鼠疫

a.原发肺鼠疫: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粉红色或鲜红色血痰;肺部仅可闻及少量散在湿啰音或轻微的胸膜摩擦音,较少的肺部体征与严重的全身症状常不相称。

b.继发性肺鼠疫:在腺鼠疫或败血症型鼠疫症状基础上,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原发性肺鼠疫呼吸系统表现。

③败血症型鼠疫:

暴发型鼠疫,最凶险,病死率极高。原发败血症型鼠疫少见。继发性多在肺鼠疫、腺鼠疫或其他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

表现为: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感染性休克;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第十一章放线菌与诺卡菌

1.放线菌与诺卡菌的概念

(1)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分枝生长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革兰染色为阳性,无芽孢,形态不规则。

(2)诺卡菌: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专性需氧放线菌,多为腐生菌。

第十二章—第十五章其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的概念;

(1)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含固醇,能通过0.45mm滤菌器。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2)立克次体:是严格细胞内寄生,感染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有细胞壁,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3)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胞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染色为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具有细胞壁,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但缺乏供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

(4)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鉴别要点。

3.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梅毒临床各期的特点。

①性接触传染: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

②垂直传播: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③其他途径: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可经医源性途径输入此种血液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通过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①获得性梅毒分三期:

Ⅰ期(初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一般4~8周后,常自愈。

Ⅱ期梅毒:感染性强,破坏性小。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2~8周。苍白亚种螺旋体血症,全身皮肤、粘膜常有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时亦累及骨、关节、眼及其他脏器。

Ⅲ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发生于感染2年以后,亦可长达10~15年的。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局部组织坏死。损害常进展和消退交替出现。皮肤、肝、脾和骨骼常被累及。可危及生命。

②先天性梅毒: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出生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第十九章呼吸道病毒

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种类和变异特点;

流感病毒有三型: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又分若干亚型(H1~H16、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爆发;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

病毒核酸为分节段的负链单股RNA,甲型和乙型分8个节段,丙型分7个节段,每个节段均为独立基因组,这一特点使基因在复制中易发生重组而致病毒变异。这其中又以HA/NA的变异性为强,且两者的变异相互独立。

①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②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2.HA和NA的主要功能。

①血凝素(HA):

凝聚红细胞—血凝现象;

鉴定病毒(定性);

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

具有抗原性—产生相应抗体:中和病毒,抑制血凝(定型)

②神经氨酸酶(NA):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具有抗原性—产生非中和抗体

相关阅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

版《流感诊疗方案》完整要点梳理

第二十章肠道病毒

1.肠道病毒的致病特点。

①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②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病毒的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

③病毒型别多,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同一种病毒也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④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第二十一章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HAV在肝细胞内增殖缓慢,一般不直接造成肝细胞的损害。致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HAV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2~3月。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①黄疸前期(平均5~7d):发热、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加深,转氨酶水平升高。

②黄疸期(平均2~6周):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伴有压痛,浓茶样尿,转氨酶升高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③恢复期(平均1~2月):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轻、病程短

起病较缓,无黄疸,其余症状与急性黄疸型的黄疸前期相似。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而发生率则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

2.乙型肝炎病毒电镜下的三种形态及特性;

①Dane颗粒:球形颗粒,42nm,完整病毒颗粒,具传染性

②小球形颗粒:中空颗粒,22nm,由病毒复制时产生过剩的HBsAg装配而成,无感染性。

③管型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集而成,同样无感染性

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般检测HBsAg,辅以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G/M,

①HBsAg与HBsAb

HBsAg:ALT升高前2~4周出现,表明有急、慢性乙肝或为无症状携带者。

抗-HBs(HBsAb):恢复期出现/HBsAg疫苗注射后出现,为保护性抗体,表明病毒基本清除,是乙肝痊愈的标志。也是免疫成功的标志。

②HBcAg与HBcAb

HBcAg:血清中几乎检测不到。

抗-HBc(HBcAb):ALT开始升高时出现,高效价IgM抗体(1:0)是急性感染的标志

③HBeAg与HBeAb

HBeAg:一般见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HBeAb):阳性标本病毒体数量显著降低。

④检测方法:ELISA(最常用,定性);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或硒标法);发光免疫分析(定量);反相间接血凝试验(少用)

ELISA: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间接法:测定抗-HBs/夹心法:测定HBsAg和HBeAg/竞争法:测定抗-HBc和抗-HBe

上图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一般只需要掌握9种常见模式,尤其是大小三阳

4.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围产期母婴传染、性接触。

本病常导致慢性感染,少数可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全球约有3.5亿慢性携带者,其中20~35%最终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临床类型:

(一)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已在上述)

(二)慢性肝炎:

①轻度慢性肝炎:病情轻,可有疲乏、纳差、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慢性肝炎: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③重度慢性肝炎: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三)重型肝炎:

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症候群:

①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②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PTA<40%;

③黄疸进行性加深,TB上升≥17.1umol/(L·d);

④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

⑤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

⑥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可分为四类: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又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hepatitis)、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liverfailure,SALF;又称亚急性肝坏死)、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chronicliverfailure,CLF)

(四)淤疸型肝炎

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症状轻。慢性淤胆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有梗阻性黄疸临床表现,包括巩膜、皮肤黄染,消化道症状较轻,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γ-GT或GGT,ALP或AKP,TBA,CHO等升高。ALT,AST升高不明显,PT无明显延长,PTA>60%。

⑤肝炎肝硬化

可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a.代偿性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属Child-PughA级,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脉高压症,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b.失代偿性肝硬化

中晚期肝硬化,属Child-Pugh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胆红素>35umol/L,PTA<60%;有腹水、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

5.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特点;

致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免疫病理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感染后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但由于病毒易变异,故免疫保护作用不稳定、不持久。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病程较长(3~6月)、无黄疸型较多见(临床表现已在上述);约50%~80%病例可转为慢性肝炎,其中20%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6.丁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特点。

直径35~37nm,基因组为共价单负股RNA(),自身不能独立复制,其组装依赖HBsAg

必须与HBV共感染才能致病

致病机制:可能与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和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有关

①共同感染:HDV与HBV同时感染。

②重叠感染:已有HBV感染基础上发生HDV感染。可诱发重型肝炎。

第二十二章出血热病毒

1.汉坦病毒、埃波拉病毒的致病特点。

汉坦病毒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主要包括啮齿动物、食虫目、兔形目、食肉目及偶蹄目等,我国目前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

目前认为出血热的传播方式呈现多途径多样性.但以动物源性传播为主。吸人携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尿、粪便、唾液)的气溶胶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本病的潜伏期在4日~45日,多为7日~14日。主要根据发热期的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重者前三期可重叠,轻型或不典型病例五期经过可不全。

发热期可有典型的“三红”“三痛”与出血,

①“三红”表现为颜面、颈部、上胸部皮肤显著充血,潮红,似酒醉貌;也可见眼结膜、舌尖及舌乳头充血、潮红。

②“三痛”即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③出血表现为软腭、口腔黏膜、眼结膜以及皮肤出血点。典型出血热的出血点分布在腋下、前胸及后背部皮肤,呈条索样、挠抓样或串珠样瘀点或瘀斑。亦可有鼻出血、咯血、血尿及消化道出血。

相关阅读:

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的检验诊断

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猴群中传播,通过猴传给人,并在人群间传播流行。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具有广泛的细胞嗜性。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ononuclearphagocyticsystem,MPS)。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从MPS细胞释放的病毒可以感染相邻的细胞,包括肝细胞、肾上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6、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细胞活性物质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1)初期。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2)极期。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7-14天)。

相关阅读: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第二十三章虫媒病毒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二)传播途径

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

(三)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顿挫感染。乙脑流行区,成人常因隐性感染而有免疫力,故10岁以下(2~6岁)儿童多见(80%)。近年来由于儿童接种疫苗,故成年人(尤其老年人)发病率相对增高。

(四)总结

乙脑主要在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国家/地区流行,我国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卫生条件的改善,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

乙脑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在热带地区,蚊子全年均可繁殖,故乙脑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流行/散发;而在温带/亚热带地区,乙脑的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为主,八成以上的病例出现在7-9月。

第二十四章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HSV最主要的致病物质是包膜糖蛋白。目前已发现并正式命名的HSV包膜糖蛋白分别是gB、gC、gD、gE、gG、gH、gl、gJ、gL、gK和gM,它们以独立或复合体的形式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gB、gD和gH是感染性子代HSV所必需的。gB和gD具有吸附和辅助穿入细胞的功能,与病毒的感染有关;gD还是免疫原性最强的中和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已用于研制亚单位疫苗;gH有融合入胞和释放病毒的功能。gC、gE和gl为结构糖蛋白,具有免疫逃逸功能。另外,gC为补体C3的受体,gE/gl复合物是IgGFc的受体,能阻止抗体的抗病毒作用。gG为型特异性糖蛋白,分gG-1和gG-2,以区分HSV-1和HSV-2血清型。

HSV有两种血清型,即HSV-1和HSV-2。

HSV-1常引起人腰部以上黏膜和破损皮肤(如口、眼、唇)以及神经系统感染

HSV-2型则主要引起人腰部以下(如外生殖器)的感染。

①原发感染:HSV-1原发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局部疱疹,包括疱疹性龈口炎/角膜炎/脑炎/湿疹等。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属于性传播疾病(STD)。

②潜伏/再激活感染:原发感染后,大部分病毒会被机体清除,少数HSV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HSV-1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HSV-2潜伏在骶神经节),当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刺激时,潜伏的病毒可能被激活重新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感染往往和原发感染是在同一部位。

③先天性感染:有子宫内、产道及产后接触感染三种途径。其中产道感染最为常见,孕妇在分娩时,新生儿会接触到病毒,导致皮肤、眼和口等暴露部位局部疱疹,重症者表现为疱疹性脑炎或播散性感染。子宫内感染也不少见,妊娠期妇女因原发感染或潜伏的病毒再激活,HSV可通过胎盘或经宫颈逆行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畸形。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途径、潜伏部位及所致疾病。

经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通过病毒血症播散至皮肤。

少量病毒可潜伏于脊髓后跟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水痘和带状疱疹

①水痘(原发感染):好发于3~6岁儿童,冬春季流行。全身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并可发展为脓疱疹,分布呈向心性,以躯干为多,常伴有发热。

②带状疱疹(复发感染):病毒潜伏在神经节,病毒激活后引发(紧张压力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因疱疹沿神经节分布排列呈带状,故称带状疱疹,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以躯干中线为界,好发于胸腹部,疼痛剧烈。

第二十五章反转录病毒

1.HIV的生物学性状、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一)形态结构:

为RNA病毒,呈球形,直径—nm,电镜下可见一致密的棒状/截头圆锥状核心。病毒体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其中镶嵌有gp/gp41两种特异糖蛋白。病毒内部为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

①核心:2个逆转录酶-将RNA转录成DNA。蛋白酶(p11)-将大片断蛋白切小。整和酶(p32)-将HIV原病毒DNA插入宿主细胞DNA中。核心膜蛋白(p24,p17)

②包膜:脂质膜-“借用”宿主细胞的细胞膜。gp-病毒的膜蛋白,与被感染细胞CD4相结合部分。gp41-病毒的膜蛋白,跨脂质膜的部分

(二)HIV的生活周期

增殖周期包括5个阶段:吸附、穿入、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

HIV主要通过gp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进入细胞:HIVgp结合CD4/辅助受体

RNA酶H:仅作用于RNA-DNA中间体中的RNA

前病毒:在病毒整合酶的协助下,病毒基因组整合入细胞染色体中,这种整合的病毒双链DNA即前病毒。

HIV的核心抗原和各种酶蛋白比较恒定,变异主要是包膜糖蛋白。

HIV-1的反转录酶是HIV-1复制的一个主要酶,它具有DNA聚合酶的合成功能,但不具有DNA聚合酶的校正功能,因此在HIV-1的复制过程中,病毒核酸表现出高频的碱基错配。在这些遗传改变中,可能会引起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分子的空间构型发生改变,致使病毒对作用于这两种关键酶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不再敏感。

(三)分型

HIV有两型,分别为HIV-1和HIV-2。两者的结构和致病性相似。世界范围的AIDS主要由HIV-1所致,约占95%。

(四)抵抗力

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分钟或用0.5%次氯酸纳/甲酚皂、0.1%漂白粉、70%乙醇、0.3%过氧化氢、1%戊二醛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均能灭活病毒。室温(20℃-22℃)可存活7天。

(五)培养特性

HIV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实验室中常用正常人T细胞分离病毒。感染病毒的细胞出现CPE。动物模型可用HIV感染恒河猴和黑猩猩。

(一)性传播:HIV的主要传播方式。

(二)血液传播:通过输血、血制品、器官移植、注射等方式传播。

(三)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方式传播。

全过程分为: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艾滋病期

(一)原发感染急性期:此时感染者血清中出现HIV抗原;患者出现发热、咽炎、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和粘膜溃疡等自限性症状。

(二)无症状期: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外周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少量病毒在细胞内低水平持续复制,大部分HIV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内;持续6个月至10年。

(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当机体受到某些因素激发,HIV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并造成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患者出现发热、盗汗、疲倦、慢性腹泻和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四)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μl,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典型的AIDS有三大临床表现:

①机会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涉及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以卡氏肺囊虫、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隐球菌、鼠弓形体等常见;

②恶性肿瘤的发生:如kaposi肉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③神经系统异常:约有1/3的AIDS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记忆衰退、偏瘫、颤抖、痴呆等神经、精神症状。

2.HIV损伤CD4+T细胞的机制。

①CD4+T细胞破坏增加:

HIV诱导细胞融合、抑制细胞生物合成,导致细胞死亡,促进细胞凋亡;

CTL、抗体介导的ADC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等等

②CD4+T细胞产生减少:

HIV侵犯胸腺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使CD4+T细胞产生减少

③CD4+T细胞功能受损:

Th1/Th2失衡,Th2呈极化优势,造成CD4+T细胞功能障碍。

相关阅读: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年版)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

第二十六章其他病毒

1.朊粒的概念;

朊粒(prion):为蛋白质,用侵染子蛋白(prionprotein,PrP)来表示,可在细胞内进行复制,病变部位无炎症及免疫反应,但均有脑组织的海绵状淀粉样病变。

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疾病,以慢性进行性退化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羊瘙痒病、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库鲁病、克-雅病、老年痴呆等。

2.狂犬病毒主要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特点。

(一)形态结构:外形呈子弹状,一端圆尖,另一端平直而凹进,长约~nm,直径为75nm。螺旋对称,有包膜及刺突。

(二)基因结构:核心为一条由1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负链RNA,编码五种蛋白,即:核蛋白质(nucleoprotein,N蛋白)、包膜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蛋白)、病毒衣壳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1,M1)、包膜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2,M2)、转录酶蛋白(largeprotein,L蛋白)

(三)病毒复制:病毒包膜表面糖蛋白G与神经细胞表面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特异结合后,促进病毒吸附。引起吸附病毒部位的细胞膜内陷、包裹病毒穿入细胞。进而通过膜融合以及脱衣壳的过程将病毒核酸(-ssRNA)释放至细胞浆中。随后病毒-ssRNA分别指导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以及蛋白的合成。合成互补正链RNA作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的-ssRNA。病毒-ssRNA与蛋白质装配成核衣壳。以出芽形式释放出病毒颗粒,同时获得包含G蛋白和M2蛋白的病毒包膜。

(四)内基小体(Negribody):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细胞浆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nm~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狂犬病的指标。

(五)培养特性:

易感动物范围:家畜(狗、猫)。野生动物(狼、狐狸、猴、蝙蝠等)。

(六)病毒株分类:

①野毒株(wildstrain):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

②固定株(fixedstrain):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至50代左右潜伏期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6天,但继续进行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并表现为对家兔的致病性增强,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并且不能通过脑外途径接种引起犬的脑神经组织感染而发生狂犬病

(七)抵抗力:不强,60℃30min或℃2min可灭活。在脑组织中室温或4℃可持续1~2周。酸、碱、脂溶剂、肥皂水、去垢剂等有灭活病毒的作用。

(一)传染源:病犬是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由家猫和狼传播的。野生动物如狐狸、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于发病前5天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动物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而感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

(三)所致疾病:人被狂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30%~60%。潜伏期通常为3~8周,短者10天,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咬伤部位距头部愈近、伤口愈深、伤者年龄愈小,则潜伏期越短。

病毒现在咬伤部位的横纹肌细胞内增殖,然后侵入周围神经,沿周围传入神经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上行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中增殖,引起神经细胞肿胀、变性。病毒沿传出神经侵入舌、唾液腺和心脏。病毒在中枢神经主要使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

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力等因素也与狂犬病的发生有关。

典型临床表现:恐水症(兴奋期),病人在饮水、听到流水声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

这种兴奋期典型症状经3~5d后,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UJS医学检验毕业生

资料收集制作不易,支持下小编吧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jkk.com/ways/8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