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窜个儿好不好先别高兴太早,当心性早

孩子还未到青春期就开始“蹿个儿”,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高很多,很是欣慰:大高个没跑了!

真的是这样子吗?

孩子长得太着急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01

孩子早窜个儿好不好?

要讲清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窜个儿”。在医生对孩子进行身高评测时,不光要看身高的绝对数值是否正常,还需要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如何?一个“窜”字,很明显的显示出生长速度的突然增加。

生长高峰期

在人的整个一生当中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是出生一年以内,平均身长增长25cm。此后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第二年约为10cm,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约5~7cm。因此虽然生后1-2年中身高增加的绝对值很多,但其生长速率是逐渐下降的,称不上“窜”。而进入青春期后,在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生长速度加快,逐渐形成第二个生长高峰,最快时女孩子一年中可增加8~10cm;男孩子可增加9~11cm。

经过生长高峰后,一般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83%~89%,此后两性的生长速度减慢,在达到终身高前,女孩还可以增加15~20cm,男孩约20~25cm左右。女孩月经初潮以后,男孩遗精或变声后的身高增长一般在5cm左右,很少超过7cm。所以,一般的“窜个儿”即是指青春发育时期身高的快速增加。

追赶生长

当然,还有另一类的“窜个儿”。假如孩子生病后使生长轨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当疾病痊愈或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解除以后,生长速率在一定时间内加快,使得身高渐渐恢复到患病之前的轨迹上,这种现象也叫做追赶生长。最明显的就是早产儿或者出生体重(身长)过低的孩子,在出生后就可以出现追赶,大多数早产儿在40月龄左右身长可以追上正常足月儿的生长。如果在4岁,早产儿的身高仍然没有进入正常范围,那么就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仔细评估,找出原因,进一步进行干预。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体格发育的评价时,不要单单看某一点的身高、体重,还需要定期随访记录,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生长是否遵循自己的轨迹发展,并和同一人群的轨迹作比较,是否属于正常。

至于早窜个儿到底好不好呢?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是后一种的追赶生长,自然是好事情。但如果是第一种,很可能代表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发育中期,那么最终结局就不确定了。正常情况下,半数以上的女孩子在11岁~12岁左右,会达到青春发育阶段体格增长的高峰;男孩子相对更晚一些,青春期的体格增长高峰大部分则在13.5岁~14岁之间。如果窜个儿的年龄提前,意味着孩子可能发育较早或者发育较一般人迅速,最常见的原因是性早熟。

02

何为性早熟?

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的发育会明显较年龄提前,使得生长期缩短,因此部分孩子最终身高明显矮于其遗传身高。这样就需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医生那里进行检查和评估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如果提前,原因又是什么?

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也不是所有性早熟都必须治疗,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虽然性早熟会可能影响儿童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健康,造成终身高矮、身体比例不协调、肥胖等,但研究表明短期和长期的心理后遗症在青少年性早熟患者中并不常见。而对于处于年龄界限边缘的早期性发育常被称作所谓非进行性或缓慢进展性性早熟,有的看做正常变异。需要经过临床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观察随访确定是否需要干预治疗。而且,窜个儿并非青春发育开始的迹象,而是发育中期的表现,即使对身高进行干预,一般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03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如前所述,虽然早“窜个儿”并非都不好,但在生活中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对自己孩子的身高做到心中有数。

定期体检并记录

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不仅仅看某一时刻的体格参数,还需要结合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了解孩子是否沿着特定的生长轨迹成长。2岁以后,如果生长速率持续小于5cm/年或者突然大于7cm/年,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了解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第二性征的发育是先于青春期的窜个儿,正常情况下女孩8岁后可以首先出现乳房增大,男孩9岁后可以首先出现睾丸增大,如果出现的顺序不对,或者时间提前也需要格外注意。

营养均衡,合理锻炼

由于经济的发展,由单纯的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已经很少见了。但过多的营养摄入和过少的户外运动显然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运动是对骨骼生长的重要刺激因素,阳光的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而促进骨骼健康。肥胖不仅对于骨骼生长是一种负担,而且在女孩子中,一般情况下体重越重,青春发育年龄还越早;对于男孩子则会使得青春发育出现延迟。虽然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但一般情况下不需额外补充钙片。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过大的精神压力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激素分泌有着紧密的联系,过短的睡眠(儿童要保证每晚9小时以上)和不良的心理刺激均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身材矮小的发生。

-总结-

对于矮小症儿童,干预时间尤为重要,总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尽量在青春期前进行干预。对于一出生就明显瘦小的孩子而言,4岁后就可以进行评估和治疗。而在美国,已经有儿科内分泌学家建议把这个年龄提前到2周岁。

特别提醒:儿内科肖园主任门诊每周三可约,拨打门诊电话-或扫描门诊小助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jkk.com/ways/12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